王一如
电子邮件 yiru.wang@cantab.net
个人网页
联系电话
办公地点 南雍楼西439
个人简介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获考古学和历史学双学位,硕士和博士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曾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申慱sunbet官网入口历史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已在国内外一流期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主持美国温那葛林基金(已结项)、剑桥海-CSC基金(已结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已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已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已结项)、中国科技部外专项目(进行中)等。

担任课程

协助教授过“旧石器时**古”、“魅力考古”、“田野考古实习”课程

研究领域

研究专长:动物考古、动物驯化、新石器时代化、史前亚欧大陆食物全球化、农牧业起源和传播、游牧和畜牧经济、3D几何形态测量、骨骼稳定同位素、民族考古学。

长期深入致力于中国西部和亚欧大陆上分布的十余种羊亚科和羚羊亚科动物骨骼形态学、形态测量学、生态形态学研究,提出了在史前考古遗址中区分家养绵羊、山羊,与中国西部其他野生羊亚科及羚羊亚科的形态学、形态测量学区分标准,考虑了在不同个体和种群的骨骼形态可变及形态测量区分的定量方法;通过大量现代骨骼样品,探索了羊亚科动物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如驯化以来)进入不同生态环境适应过程中骨骼的形态的弹性变化及其反映运动功能适应的趋势特征,并将其应用于考古动物遗存,发现了史前亚欧大陆人-动物-环境互动的复杂机制和历史过程。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包括与德国慕尼黑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学者合作的通过对近东、中亚、和新疆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墓葬中出土动物遗存的对比研究,揭示史前牧业跨大陆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及环境过程和机制。

学术成果

[1]Wang, Y., Gao, Y. Azarmdel, H. et al., 2023: Human-animal-environment dynamics and formation of pastoralism in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mid-late Holocene. Quaternary Research: 1–22. doi:10.1017/qua.2023.6

[2]王一如,乔里斯·彼得斯.中国西部羊亚科和羚羊亚科颅后骨形态鉴定标准和史前人-羊关系. 申慱sunbet官网入口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23, 59(3): 526-542.

[3]王一如,久雪加,侯光良,Graeme Baker2023:《青藏高原东北部牧羊业的民族学观察及其动物考古学启示》,《第四纪研究》,431):288-299.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3.01.24

[4]Wang, Y. Peters, J, Barker G, 2020. Morphological and metric criteria for identifying postcranial skeletal remains of modern and archaeological Caprinae and Antilopinae in the 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 and adjacent area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steoarchaeology 2020.

[5]Ren, L., Wang, Y., Li, G., Li, Q., Ma, Z. and Dong, G., 2015. Discovery of a tiger (Panthera tigris (L.)) skeleton from the Little Ice Age buried on the shore of Qinghai Lake, northeast Tibet Plateau.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355, pp.145-152.

[6]王一如:《尕马台骨器报告》,《贵南尕马台》,第298-304页,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